在谈到货运 O2O 时,一些以 “货运版滴滴打车” 自称的纯互联网团队往往遭到出身于传统货运行业的创业者的诟病,后者认为纯互联网打法并不适合这个盘根错节的行业,比如激进的扩张手段只注重量的积累却没有理清车货关系的本质;一味地提倡去中介化却没能理解货代公司等中介机构存在的真正价值;喊打喊杀地颠覆但又无法解决在车与货之间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

  做物流运力电子交易平台的第一物流创始人韩军也有类似的牢骚,在他看来,市场上的一些车货匹配软件背后是 “太多赤脚的创业者”,他们高举的杀手锏是行内人 5 年前就明白的,所以 “单纯的车货信息匹配平台” 是个伪命题。

  他口中的行内人也是在指自己。在 2009 年左右受人所托,韩军利用基站定位回程的外地司机,帮助有需要的货主在短时间内找到快速、便宜的回程车。他把这比作在别人最需要上厕所的时候送上一个马桶。之后,一些物流信息网站开始找上门来委托他做这个 “送马桶” 的生意。

  开始接触物流行业的韩军用自己积累的一部分钱投资了上海的一家公司,开始做 SaaS 和运输管理系统 TMS,时间是 2010 年。可惜双方最终因为运营理念不同而不了了之,上海的这家公司坚持要以卖软件的传统形式盈利,而韩军希望用云服务的模式去做。

  韩军现在在做的第一物流自我定位是无车承运商,在服务形式上不仅限于将货车和司机两端进行匹配,而是整合货主资源,再以承运人的身份为货物寻找司机。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完成了利益上的捆绑,使货主可以安心的把货源放在平台上。而平台可以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第一物流的保险合作伙伴是众安保险。

  在货源方面,第一物流的来源大多是合作多年的货代公司和伙伴企业,以沿海地区为主。关于货代,韩军特别解释了其存在的价值:货代公司为货主,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在货物安全、包装、物流管理以及各种开单流程方面的服务,以服务费方式获得回报。这与各地大大小小的信息部不同,很多名为信息部的信息黄牛靠二手甚至 N 手信息贩卖为生,自己却并不付出实质性劳动。

Image title

  聊到这里的时候,他拿出手机,给我看了几个货源信息。这是他前一天晚上刚发现的,同一个号码发布了好几条长途货源。“都是肥单” ,他说,一般这些骗子会等司机电话,询问过司机位置之后报上一个附近的位置(几十公里左右),然后等司机快到达时以 “先打钱后提货” 为理由骗取司机钱财。

  这种虚假信息和恶意诈骗甄别是以后版本的研发重点,背后的逻辑是 “把单一服务做到极致”。类似的尝试还有货运力量化和流程标准化,通过这两项改造,第一物流希望将繁杂的发货流程做模块化处理,用户发货时只需输入货物类型、起始地点和时间,剩下中间环节(转运、换车和再包装等等)的由平台自动匹配最优选项即可。第一物流已经通过收购和控股第三方公司来做这种尝试,但具体信息不方便透露。

  在移动端,第一物流目前有两个版本在同时运营,分别是充当信息平台的工具 1.0 版本和所谓的物流微信 2.0 版本。后者其实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交功能,希望借此形成用户数量上的沉淀和对平台依赖度的增加。第一物流 1.0 版本从今年 1 月份上线,截至到 8 月份的累积用户数量为 20 万; 2.0 版从今年 7 月上线,已有 15 万用户。第一物流希望在 10 月份之前累计获得 50 万用户。

  被称为 “红筹股之父” 的梁伯韬为第一物流的天使轮融资提供了数百万美元。

  未来,第一物流希望与社会车辆、企业车队以及专线物流公司合作,将这些第三方整合为平台的运力供应商。和很多传统物流人一样,韩军认为一些纯互联网基因的物流应用将会倒下,而那些出身物流业的创业公司则会因为对行业本质的清晰认识而生存下来。

  货运行业的互联网+,或者说货运 O2O 模式从去年开始冒头到今年开始大量资本入场,已经出现了超过 200 个车货匹配 app。今年上半年以来,获得过融资的项目就有 20 多个,其中处于第一梯队的货车帮运满满G7 货运人等都已获得过亿元以上单笔融资,罗计物流的 1.26 亿美元 B 轮更是创下了同行业纪录。货运领域比较活跃的顶级机构有红杉资本、经纬中国和 DCM 资本等,互联网巨头则有腾讯和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