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本地
创业相关资讯分享交流平台

【读者投稿】除了跳广场舞、喝脑白金,老年人还买哪些创业公司的帐?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减法”,找到并专注“小”需求的优秀解决方案,借势“大”的渠道,自然会放大好口碑,形成良性循环。

文 / 黎阿姨

来源 / 养老e周刊(ID:Agingweekly)

近两年的各类创业年终盘点,都会提到老年市场的潜在机会,如何争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人群?年轻的创业者们已在2015年到2017年给出了各种回答:在基础设施上有“老年智能手机”,在需求服务上有“健康管理硬件、广场舞App”,甚至已发展到了“智能陪伴类AI”。

今天小萌将从20年前的保健品聊起,和大家谈一谈与老年群体相关的创业话题,希望此文对你有所收获。
卖保健品的最懂中国老人
1962年的史玉柱脑白金史玉柱通过巨人汉卡在1989年(27岁)就赚取了第一桶金,随后因“高速扩张”折戟二次创业,在1997年的江阴迈出了脑白金“单点模型”测试的第一步。

1999年产品进入一线城市上海并全国“快速复制”,2002年根据用户需求推出新产品黄金搭档2016年起,与各保健品公司进行联合营销,启动会员多级分销制产品,通过中心化的强背书(各级政府+权威媒体)传播至广义用户。

1984年的王振(幸福九号)

王振2005(21岁)-2014年在山东济南通过保健品销售,做到7000人+数十亿元公司规模;2014年起内部二次创业,打造3000+门店为依托的居家养老O2O模式;同年获得浙商创投+正和系的1亿元融资,这表示竞争对手已升级为万亿级的BAT。

2016年媒体集中负面报道幸福九号销售保健品欺骗老人,后吴晓波等为其背书。2017年关店50%+,进行“销售→服务”的会员制升级,将老人消费数据同步于子女服务,通过中心化的强背书(各级政府)传播至属地用户。

我们认为:

1、两代创始人的“养老品牌”历程几乎如出一辙,都是所谓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单点测试→农村包围城市→活下来→负面口碑→按需迭代新品→会员制”

2、上一代的用户群体+线下消费场景,消费升级早已走完第一个周期

50、60后们的脑白金 = 80、90后们的Swisse

“枸杞+保温杯”实现了无缝传承

老一辈的广场舞 = 年轻人的马拉松

3、服务正在成为商品的敲门砖,会员本身正在成为最好的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史玉柱的脑白金/黄金搭档用“商品+广告”的形态花了20年时间,而王振的幸福九号用“服务+会员”的组合只花了12年。

对于品牌商来说,随着流量成本不断提升,蒙牛、汇源、美的等知名品牌都在将保健品公司定义为更精准的渠道,ROI和NPS相比传统广告优势明显 。

对于保健品公司来说,“用团购思维卖保健品”,让老人们首先触达刚需日用品然后形成自然的高频购买,比直接售卖保健品的转化率和留存率高出3-4倍。

我们的观点:

虽然保健品行业的道德原罪无法洗刷,但其用户思维值得学习。

强社交(年轻的保健品销售比老人们的子女还要孝顺)

高频次(用柴米油盐等低价日用品增加与老人的接触机会)

强信任(情感+低价的习惯养成让老人认为“卖的所有东西都是又好又便宜”)

2、脑白金用“助眠”切到百亿蛋糕     还要做“区块链”大健康

“怕死、爱美、怕孤独”的中国老人们,在行业研究中总与“万亿蓝海市场”挂钩,其中“怕死”对应的健康需求就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然而无论是创业领域2014-2015年各类众筹平台的智能硬件集体消亡,还是政策领域2015-2017年家庭医生+医养结合落地的举步维艰,似乎老人的健康管理根本走不通?

实际上,我们认为并不是老人没有意识健康管理,追求优质睡眠(改变健康状态)的需求早就在20年前爆发,纵使你再讨厌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的广告轰炸,它还是早已撑起了百亿级市场。

脑白金在保健品领域的市占率约10%、累积销售额100亿元+,销售量超过4.6亿瓶(2015年官方数据)。

争议在于到底产品本身是否有保健功效?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生理因素:主要成分是褪黑素,核心作用是助眠,睡眠好了自然身体机能会好。

心理因素:无论是儿女的孝心,还是身边老伙伴们的口碑,老人们的心态是“不能让儿子闺女白花钱”和“吃了后身体不能比老张/老李差”。

最终表现在市场上,脑白金为老人们提供改善睡眠的解决方案,确实以“单品爆款+占领心智”的方式成为了老人保健品(健康管理)的代名词,至今21年且连续16年单品第一。

2018春节大促脑白金更是官方宣称引入“区块链”应用:

通过去中心化的微信社区等互联网工具,鼓励更多人参与春节给父母送孝心的“区块”中来,参与的用户通过“亲友链”把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多的扩散、同步给亲友们,满足相应条件的用户将获得脑白金奖励的新春大礼包。

3、脑白金+小程序    做“减法”赢得千万失眠用户

脑白金抓住的是老人“睡眠不佳”的痛点,用“生理褪黑素+心理安慰剂”解决,使得听起来概念庞大的“健康”需求,落地到了“健康管理”中的“助眠”。这个已验证的需求,是否会有线上的机会存在呢?1、需求上,常态痛点

从2017年全年百度指数看,搜索“失眠”关键词的用户中,40-49岁占24% ,50岁+占2%;从近90天的微信指数来看,微信生态下的搜索热度“失眠”有着高指数和强稳定性(具体对比的关键词大家自行理解)

这说明“失眠”是在全年龄段用户的常态痛点,其中中高龄人群也已形成用移动互联网搜索解决方案的习惯。

2、时机上,顺势而为

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在小睡眠9个月获取1000万+用户后,“中高龄+二线以下”的用户仍有可观存量。

正如“北京大妈有话说”(老人版奇葩说+公众号)抓住了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小睡眠”(线上版脑白金+小程序)也将继续享受小程序的流量红利。

事实证明,在移动互联网App时代的“内容*渠道*口碑”用户法则,依然在微信小程序上成立:专注于某个刚性的用户需求(能助眠) * 简单易用的渠道增量场景(小程序) * 易分享的好口碑(确实睡好了)。

我们观点:

对于创业者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做减法”,找到并专注“小”需求的优秀解决方案,借势“大”的渠道,自然会放大好口碑形成良性循环。

对应来看,前两年所谓的老年健康管理(各项体征指标展示)和老年手机(字大声音响适老功能叠加),做“加法”是不会成功的。

4、“老龄化”的微信  帮你判断流量是红利还是陷阱

刚刚过完7岁生日的微信,在近两年也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老龄化”—1年内近6倍的老年用户增长,成为了支撑微信月活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引擎(31%的增长来源于老人用户)。

增长期 2014-2015年:子女智能手机的第一波换机高峰+微信红包推波助澜,老年人开始集中通过微信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世界;

 释放期 2016-2017年:相比80、90后典型用户的使用习惯,55-70岁活力老人的“听说、拼团、爱秀、好动”属性区隔明显,对应的则是新一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流量红利获取。

我们认为5000万新流量本身一定要帮助老人实现某个强需求的“遥不可及→触手可得”,若无法实现则变成流量陷阱,对应上述表格案例来看:

跳个舞(糖豆广场舞)+吐个槽(大妈有话说),随时随地用户都可以做到

贪便宜(拼多多)+出本书(美篇),从未有过的简单方式,足够低的金钱付出

有趣的是,两种形态间正经历着过渡阶段:跳个舞的群体中有少数已学会贪便宜的“新老人”,正成为连接“线上工具和线下用户”的重要中间方。

他们已经开始借势平台,一边享受着“微商”的收益提升和社会认同感提升,另一边通过自身案例带动还未被连接和改变的其他老人们,这是新人群新形态的O2O,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5、社交切入+优质内容筛选=老年群体创业机会

在老年群体的商业模式中:

脑白金用“商品+广告”走了20年

幸福九号用“服务+会员”走了12年

微信的“社交+X”仅为7年

1、微信基础设施已搭建完善,小程序更合适切入

从846万到5000万老年用户,微信实际上只用了1年时间,便已完成“强社交”关系、“高频次”使用和“强信任”内容的基础设施搭建,要知道同样的三个条件在线下的保健品公司已经走过了20年。

我们认为微信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老年用户渠道(不要再去做App),相比公众号而言,小程序的即来即用和用完即走将会更适合于老年用户的获取。

2、专注某个点的优质内容筛选,老顽童爱玩爱分享

“拼多多”的高性价比商品筛选、“美篇”的优质原创内容筛选水到渠成,老人用户在产品体系内既是参与者(跟团/点赞/打赏等)也是发起者(发起拼团/原创/分享等),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对产品的粘性。

3、纯线上形态进入尾声,线下服务融合产生更大机会

从需求来看,纯线上的幸福感(秀出自我、拼团购物)已经都有产品获取流量红利并实现变现,2018年已不是合适的创业时间点。

我们认为在线下提供优质产品(包括商品,如好吃的养生食材—滋补品/特产、好用的家庭用品—枕头、好体验的服务—周边游等)是更大的机会。

老人们在淘宝/京东的购买力不断提升,消费升级的需求并不输给年轻人,适老化新商品/服务完全有机会与微信体系下的存量优秀产品实现互补。线下商品/服务可以找到精准的种子用户测试,而线上产品则可联合推广分成变现。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江阴帮 » 【读者投稿】除了跳广场舞、喝脑白金,老年人还买哪些创业公司的帐?
分享到: 更多 (0)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您可以打赏博主或点赞文章,请随意打赏或点赞哟!
 打  赏

评论 抢沙发

江阴创业项目信息分享平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